03:31桐乡洲泉,一个小镇,坐拥3家主板上市公司,4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亿元,约占桐乡全市的三分之一。“十四五”期间,以工业强镇闻名遐迩的洲泉又定下新目标:打造千亿工业大镇,力争规上工业年产值达亿元。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洲泉的底气在哪里?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它又将如何面对一波又一波未知的改革浪潮?近日,记者深入洲泉蹲点采访,解码千亿工业大镇背后的发展底气从何而来。眼下,“数字赋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热点”。洲泉镇所处的桐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更有着良好的“数字基因”。这里的企业也不约而同抢抓机遇,以数字化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今天来看洲泉企业都有哪些智慧化改革的“秘密武器”?在新凤鸣集团的纺丝生产车间,5G飘丝巡检机器人正在来回运作。它可以代替人工操作,进行24小时值班作业,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高速运行的生产线中出现的各类异常。眼前的这台机器人个头不大,但效率很高。利用5G高速率、低时延的传输特点,它可以通过头顶的8K高清摄像头,在0.2秒之内识别出生产线是否存在飘丝问题,每年能直接为企业减少损失将近万元。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的产能在近三年翻了三倍。新凤鸣集团首席信息官王会成告诉记者,作为企业而言,首先要支持和拥抱国家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现代化发展战略,这是等不得的,也慢不得。下一步,要通过系统敏捷的迭代能力,使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先进性越来越稳固,安全性越来越高,保证管理的先进性。数字化改造需要基于行业特点,属于传统纺织行业的新凤鸣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减员增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多工序、长流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又该如何推进数字化改革?在洲泉镇的京马电机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样本。在这里,直流电机全自动卷线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弯圆、焊接、检测等步骤一气呵成,平板电脑能实时监控电机组装线上的各道工序,进行移动式管理,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生产流程的连续化。京马电机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长沈菊良说,以前传统线整条线需要7个员工,现在只要2.25个人。通过数字化的设计、制造、管理,无论从效率也好,品质也好,人工成本也好,都得到了一个大幅的提升。用数字赋能生产,农业也可以大有作为。在华腾的数字化管控中心,智能大屏上显示了生猪养殖场内的温度、湿度、水量消耗等数据。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耳标”佩戴到了生猪的身上,有效形成了对养殖数据的全过程溯源,方便企业实时监控生猪的生长状况,确保产品品质。浙江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总监姚雪飞说,通过耳标对数据的沉淀形成有价值的大数据,不断地去挖掘,然后形成全产业链的一个驱动。同时,通过数据进行一个对标,指导科研探索。桐乡市洲泉镇副镇长吴海国表示,数字化改革能运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升整个产业的规范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力手段。洲泉的几大企业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都是站得比较前,走得比较快。同时,洲泉镇也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改造方面去下功夫,每年都有将近多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实施,也会组织相应的培训会、现场会等。记者手记: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成为行业共识。企业要想打通数据,势必需要优化“智慧大脑”、定制“秘密武器”,这也是各个工业环节协同发展的原动力。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下,龙头企业往往先行一步,但也切记“囫囵吞枣”;而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则需要不断尝试学习,以变革应对变局,才能不负干事创业的好时代。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胡伯良沈甜张珺旖冯路桐乡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