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电机

新能源汽车行业展望新材料新技术创造电动车

发布时间:2023/5/14 18:48:37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王浩)

01政策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渗透率快速提升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年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持了正增长态势;进入年随着各家车企新车型的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呈现火爆态势。据中汽协数据,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万辆,同比增长%;渗透率方面,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渗透率达到15.6%,较年全年水平显著上升。另据乘联会数据,年12月单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2.6%,创全年新高。

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仍以纯电动车型为主。-年,新能源乘用车占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分别为83.8%、88.1%和91.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4万辆,同比增长.5%,占比升至94.7%。-年,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比重分别为74.8%、78.5%和80.2%。年,纯电乘用车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5%,占比达到82.0%。

二线城市、个人消费崛起。从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分部来看,年一线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销量占比达到33%,年1-9月非一线城市销量占比上升到76%,其中9月非一线城市销量占比已经达到78%。新能源车购买用途可以分为非运营和出租租赁两类,其中非运营车型又可以细分为单位和个人。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个人购买的非运营车辆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比重从年58%上升到年1-9月的77%,整体增幅明显,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崛起的大趋势。

五菱宏光位居销量榜榜首,比亚迪、特斯拉表现抢眼。从新能源乘用车畅销榜可以看到,五菱宏光MINI、奇瑞eQ、奔奔EV等A00车型登上排行榜,以特斯拉Model3/Y为代表的新势力车型以及比亚迪秦、汉、宋、AionS等国产车企的重磅车型同样备受青睐,体现出我国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消费选择的多样性。

02新材料+新技术,催生新需求

量:行业整体需求,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

价:供需格局,生产方式变化(一体化,集成化);

竞争格局:壁垒、新技术(高镍、铁锂)、新客户(特斯拉、宁德);

中游格局优化,一体化强化盈利能力;格局好、壁垒高、盈利性稳定:电池上游资源中游材料(隔膜、电解液、负极、正极)。

历史来看,电化学进步是一个漫长的“配方试错”过程,进步平稳缓慢。未来10年还在原来的电化学体系内,通过材料体升级和工艺改进。

短期来看(1-2年),CTP的应用会在二线厂中逐步铺开,带动行业成本下10%左右,龙头布局领先。

中期(3-7年)的角度,随着三元的良率和安全性提升,三元的极限成本优势开始显现。

动力电池核心指标,从对能量密度+充电倍率的追捧,逐步冷静回归对安全性强调。

1)安全性。通常有针刺、过热充短路等测试,代表意外情况下电池燃烧的概率。2)一致性。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包括材料和PACK工艺一致性。3)能量密度。影响续航里程,材料端围绕正极搭建化学体系,PACK成组效率提升是工艺手段。4)循环次数和衰减曲线。影响使用年限和里程。5)倍率性能。影响充电时间,与负极克容量、密切相关。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gwh,年接近年超过gwh;同时储能电池、两轮车动也贡献增量。

03中国电动车产品力提升,出口海外进军全球

预计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千万辆级别。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共同发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凭借消费崛起的驱动力有望继续占据全球一半左右市场份额,美国市场则凭借新政刺激整体市场有望逐步攀升。

展望,我们预计将出口4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数达22万辆,其中Tesla达到了16万+,占比出口车型的近75%,是出口的主力车型。

预计年有望突破到万辆以上水平。新能源汽车(BEV+PHEV)在年之前就已经面世,年至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2.5万辆快速上升至年的万辆。从渗透率角度来看,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0.2%,年渗透率达到8.3%,预计年全年渗透率有望达到两位数水平。

中国、欧洲平分秋色,美国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从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来看,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领衔全球,达到.5万辆,同比增长%,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50%的份额;欧洲和美国市场同样保持较高增速。渗透率方面,年欧洲渗透率全球第一,达到17.0%,提升7个pct;北美市场渗透率依然较低。

04产品技术加速迭代,爆款新品不断推出

大圆柱电池

年特斯拉电池日首次推出大圆柱电池。特斯拉在年电池日发布大圆柱电池,即直径46mm、高度80mm的电池,该款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提高5倍,能达到Wh/kg,充放电效率比有极耳电池提升6倍,搭载在整车上可提高续航里程16%。同时装配在整车上时,一方面整体数量较时相比数量仅为之前的1/4左右,整体结构件的使用大幅减少;此外后续还可以进一步搭配CTC技术,将电池直接集成在汽车底盘上,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成本。

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大圆柱电池。目前来看特斯拉在大圆柱领域动作最快,根据其最新规划预计到年年底将达到每年GWh的电池产能,并将于年实现大圆柱电池的装车。松下预计将于年3月开始试生产,LG新能源则计划在年开始批量生产。国内市场方面,亿纬锂能公告将在荆门建设20GWH乘用车动力电池大圆柱产能,并与以色列企业StoreDot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比克电池、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在大圆柱电池均有相应规划。(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V高压快充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方案。想要实现大功率充电,要么提升电压,要么提升电流,根据发热量公式Q=I2Rt,电流的提升会导致电气系统发热加剧,对散热的要求很高。目前,高压快充成为行业的多数选择,年保时捷的Taycan全球首次推出V高电压电气架构,搭载V直流快充系统并支持kw大功率快充。而进入年后高压快充路线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先是现代、起亚等国际巨头发布伏平台,之后比亚迪、长城、广汽、小鹏等国内主机厂也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V平台,高压快充体验将会成为电动车市场差异化体验的重要标准。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带动部分主材颠覆性改变,预计其量产时间在年后。正极方面,固态电池多搭配高镍三元材料,以此实现尽可能高的能量密度;负极方面,多搭配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而电解液和隔膜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直接合二为一转变为固态电解质,这也将带动锂电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根据各企业规划,卫蓝新能源和清陶能源计划在年左右推出量产固态电池,而其他企业多在年之后推出相关产品。通过材料创新,能量密度有望冲-wh/kg提升到-wh/kg。

高效电机

LucidAir的电机是高度集成的,单个电机的重量小于特斯拉。不仅如此,LucidAir的电机还有强劲的马力:“我们通过思考小问题重新发明了马达。真的很小。LucidAir的紧凑型电机因其尺寸和重量而成为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电机,每台电机的功率高达马力,重量仅为磅。它非常小巧,适合飞机携带。这得益于逆变器中先进的碳化硅MOSFET,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失来帮助扩大范围。”在74kg的重量下做到了匹马力的东西,达到了9匹每公斤的重量比,可以达到竟品接近3倍的程度。

LucidAir全系均为永磁电机,单电机功率可以达到惊人的kW,是目前全球量产纯电动车中峰值功率最高的电机,包括感应电机在内。为了解决永磁电机可能存在的发热问题,LucidAir对该电机进行了独特设计。LucidAir最多可以布置三台电机,这体现了LucidAir的超高集成能力。三电机版将会是一台1马力的性能怪兽。根据LucidMotors的测试,三电机版的LucidAir最高速度可以达到km/h。而特斯拉ModelS和保时捷TaycanTurboS的最高速度分别为km/h和km/h。部分得益于电机等零部件的高度集成,LucidAir拥有容积超过升的前舱箱(比目前最大的轿车前舱箱大89%),加上后备箱的总容积达到升。

智能驾驶

视觉感知和激光雷达,哪种方案才是未来自动驾驶的未来?视觉感知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只需几十美元,而激光雷达的价格却高至几百美元甚至更高。按目前各大车企的发展现状来看,激光雷达应用更广。激光雷达感知方案主要以激光雷达为主导,而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及摄像头则作为辅助。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雷达发射光束,测量激光在发射及收回过程其中的时间差、相位差,以此确定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实现感知和及时避障。但激光雷达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造价太高,发展也比较缓慢。

智能化决定汽车差异化。电动底盘在动力端使得车辆趋同,整车从PK底盘性能到PK智能化性能,智能化决定了未来汽车的差异化,成为各个车企转型的焦点。目前有雄心的车企在战略排序上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放在规模和利润之前,给智能化产业链带来确定性的成长机会。

智能化延伸了车企的盈利模式。整车利润模型从“单价x销量”延伸至“软件收费x保有量”。龙头车企示范效应下,各个车厂在智能化上不断加码,甚至不惜成本进行军备竞赛,同时我们看到像苹果、小米、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都纷纷入局汽车智能化的赛道。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