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电机 >> 能电机优势 >> 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什么是医疗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诊断、治疗、手术、康复、护理等多个医疗领域内,根据医疗领域的特殊应用环境和医患之间的实际需求,编制特定流程、执行特定动作,然后把特定动作转换为操作机构运动的设备。医疗机器人类型主要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医疗服务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功能零部件以及核心零部件构成,其中核心零部件主要由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减速机组成;产业链中游则是医疗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系统集成;产业链下游为设备代理商、各级医疗机构等,主要应用场景为手术、护理、康复、移送病人、运输药品等。
医疗机器人的类型说明
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腹腔手术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其他康复机器人
辅助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配药机器人,诊断机器人
医疗服务机器人:送药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导诊机器人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
年1月,我国就发布了政策指出加快发展精准手术机器人等前沿创新产品。
年7月,国家相关政策指出重点开发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
年12月,相关政策指出我国鼓励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产业化。
年6月,我国政策指出将积极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政策背景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政策规划与机器人行业发展、医疗行业发展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具体汇总如下:
1、年5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2、年5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开展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试点试用,强化老年用品的科技支撑。
3、年12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4、年12月,发改委等十五部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个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5、年7月,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年》,要求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加快云AR/VR头显、5G+4K摄像机、5G全景VR相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6、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增材制造。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
1、医疗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或超90亿元
-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增速均在20%以上,行业历经快速发展。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79.3亿元,同比增长34.01%。初步测算,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7.1亿元。
2、投融资市场逐渐回暖
-年,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呈波动趋势,年相关投融事件数量最多,为7起,投融资金额规模1.80亿元。随后投融资市场活跃程度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较为波动。-年,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市场逐渐回温,年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数量为6起,金额规模为2.23亿元。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从医疗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江苏医疗机器人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居多,布局有哈工智能等中游优势企业,亦有苏奥传感、东星医疗、埃斯顿、绿的谐波等上游优势企业;浙江省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键嘉医疗等中游优质企业。
2、企业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年机器人企业创新50强中,医疗机器人企业占据5个席位。按照医疗机器人的排名来看,新松机器人位列第一,其次分别为天智航、钛米机器人、迈步机器人、睿瀚医疗。
行业发展趋势:交互感知能力提升,更趋小型化、柔性化
未来,随着5G、AI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医疗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感知能力全面提升。小型化、柔性化得到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