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电机 >> 能电机优势 >> 注重学习过程中整体性与部分性的统一,是提
分布与集中的办法,乃是就练习在时间上的安排而言,这里所谓整体与部分的处理,乃是就工作对象的结构而言,尤其是现代工厂的制造与装置工作,为求高度的速率,分工进行,然而分工过细的结果,往往在工作效率上,产生困难。
困难的症结,可能由于专门注意工作的部分,而忽视了工作的整体,以致彼此不易衔接,而且工人所受的训练,亦无迁移的效果。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考克斯的研究可引为例。在一个电灯制造厂内,许多工人分组进行电灯各部分的工作。受过训练与经过练习之后,每个工人在自己所担任的那一部分工作上已很熟练,成绩不坏,然而配合在整个的灯上,往往未能合辄。
考克斯在了解问题的症结之后,便建议工人的训练,应从工作的整体入手,虽可分工,但须合作。每个工人虽仅担任一部分的工作,可是也须知道各部分的关系。在整体中有调适的配合。如此进行练习,不仅制造与装置上的困难,可以克服,而且工人对于分工过细的厌倦感觉,亦能消除。
因为工作的变化,与关系的了解,足以引起工人对于工作的兴趣,减少疲劳,而且还可产生训练迁移的效果。关于技能的获得,直接练习和引用原则以为指导,究以哪一种较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贾德、亨德里克森与施罗德等的实验中,要学生们在水内击中目标物,其结果显示折光原理的知识大有帮助。
在柯克士的研究中,亦发现电力作用的了解,有益于电线的装置工作,还有其它相同的发现,这都证明技能的获得,不仅在于直接练习,而最好引用科学的原理原则,以提高效率。然而在另一方面,也有心理学家的研究产生了相反的结果。科尔维尔关于体育动作的研究,为一个有力地证明。
科尔维尔在这个研究中,所安排的实验情境为:
I.实验的准备
选择三种有关体育动作的原则;预定三种动作技能,分别应用所选择的原则;每种能力由两组学生进行练习:一组学习原则,而另一组则否;学习原则的学生组,则以一半时间练习动作,一半时间学习原则,而未学习原则的学生组,则将全部时间用于直接练习动作;两组受同样的测验,以资比较。
II.实验中所用的原则与技能
原则A: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技术A:将球向墙壁上投掷后,其跳回的力与投掷的力相等。
原则B:要阻止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则阻止的力必须与运动的力相等或更强。技术B:当球拍发后,以同等的或更大的力反击,始可获胜。
原则C:一个物体,投掷于空中,其投掷的力,必须强于空气的阻力。技术C:射箭的动作。
III.实验的结果
在这三部分的实验中,其所得的结果,皆显示学生们在体育方面,引用原则练习,其在动作的技术上,并无特别的效果,和未学习这三种原则的学生组相比较,成绩约略相等。这表明学生要将自已的精力与时间,用于原则的学习,实在是多余的。而且在体育动作方面,反而占去了直接练习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似乎更增加了学习上的负担,与技能练习问题的复杂性。
例如最早在技能的正确性与速度上作研究的值在十九世纪末心理学家布赖恩与哈特,对于收发电信的研究。他们着重符号认识与动作灵敏性的增加,癖以提高收发的效率,与疲劳现象的减少。这种实验为后来各种技能获得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可是在另一方面,也有心理学家在技能学习上作了毫无意义的实验,像在镜子里练习绘画星形的实验,便是一例。这种实验的方法可在许多教科书中见到,然而在实际学习中,毫无作用可言。因为任何形象在镜内发生了变化,左右的关系相反,与在实际环境中的情况不同,手与眼要有另一套的调适作用。
所以从镜子内练习的结果,不足以解释任何技能学习的现象,其所抽引的原则,亦不可视为普遍的真理。就一般的情况看来,技能的获得与增进,练习乃是必要的手段,而练习有的可从原理原则得到帮助,但多以直接的优于间接的。即是体操的技术,就在体操上练习,弹琴的技术,就在琴上练习。
这与制造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不同。俾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而节省练习者的时间与精力。至于极复杂的技术,包涵有深邃的原则原理在内,自当别论。练习不是一种单纯的促进因素,而有强化作用,在技术的练习过程中,对于技能的增进,颇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反债的强化效应。因为反馈具有引导后继的练习,与加强努力的功能。
学习者受到反馈的强化之后,则不致有无精打采或不知所措的现象。这里所指的反馈,即是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种反馈信息的获得,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为活动的本身,显示正负的结果。如在篮球竞赛中投篮,球是否已投入篮中,运动员自己可以知道这种结果。
另一位教师通知学习的成绩。因为有许多技术上的错误,未现露于表面,例如乐器的学习,拍子的缓急与音调的和谐,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没有把握。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便注意学生的正负反应,如有错误,指示出来,学生自己改正,乃是最有效的反馈强化。这里我们可引动作技能与语文技能练习的例子,以见梗概。关于动作技能的学习,获益于反馈的作用,有一个典型的实验足以证明,便是比拉等对于大学生用枪击靶的训练。在这实验中,教练员将学生分为动作能力平均相等的两班:甲班在开始学习时,有电机的响声以示击中了目标物,而对乙班则没有报告消息的信号。
甲乙两班学习击中目标物前后的对比现象,甲班在第一小时内因有电机声,报告其正确反应,所以曲线一直上升,速度很快,但共后第二小时内因为这种信号停止,而无反馈作用,学生们对于自己练习的结果如何,无从得知,所以练习虽然进行,但无进步再行表现。
而乙班的情况,恰恰相反。在第一小时内无反馈,便无进步,但在第二小时内才有反馈,亦才有进步,所以曲线骤然上升。在学习上,这种反馈的效应,差不多所有的实验,皆已证明。实为教学上引导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习者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产生反馈的效应,语文技能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情况相同。在这方面,洛西与科克的实验,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为着增进集体讨论的技能,研究者曾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课程中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一组加有录音器的录音,当讨论完毕一天之后,则再听录音,藉以了解自己的声音、语调。
以及所发表的意见是否中肯,另一组则只有讨论,而无录音。如此进行24次,最后一次的讨论,算为期中考试。这两组讨论技术的成绩,用有一种点的量尺衡定,在学期开始时,两组第一次的成绩,平均皆为70点,其后录音组多有进步,到期终时,达到了点,而无录音讨论组,殊少进步。
总的看来,关于技能的学习,在教学上,教师当指导学生注意的,可有下列数项:技能学习的重点,在于动作的正确性、速度、利用技巧,尤重熟练,做到反应自动化。初学时,应着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因为着重过程,才会选择有效的方法与技术,虽在开始时有困难,但当努力克服,困难克服之后,则可得到很大的方便。
反之,如若着重学习的结果,初学者便会贪图便利,而采取容易的方法,因为容易的方法在开始时,就可见到少许的结果,然而以后便难有进步。所以技能的学习和理智的学习一样,皆应注意过程较重于结果。
练习是技能学习必要的手段,但须注意为主动性的而非被动性的重复反应。(四)简单的技术练习,时间可以集中,复杂的则以分布为宜,因其中间的休息时间,并没有浪费,它可以恢复疲劳,防止厌倦,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练习时,应从整体人手,了解其中各部的关系,可使工作的各部分互相调适,而有完善的成就。
关于直接练习与引用原理原则的相对价值,须视技能的性质与学习的情境而定。技能的练习与实验,当取决于实用的价值,否则浪费时间与精力。
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结果,在任何学习中,皆可产生反馈的强化作用,技能的学习,自非例外,尤以知道错误,而自己矫正,乃是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