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电机 >> 能电机发展 >> 光伏周报隆基绿能40亿扩产单晶电池晶科科
证券之星光伏行业周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N型硅料成交低迷,上下游再次博弈。东海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光伏银浆作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电极材料,在光伏装机需求高速增长与电池片产品结构性变化的双轮驱动之下,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宏观方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就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营和管理给出相关要求。企业方面,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将出资39.15亿元,投资建设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晶科科技拟投资约23亿推进沙特MW光伏发电项目。
成交低迷,多晶硅上下游再次博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N型硅料价格区间在9.0-9.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9.3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8%,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7.6-8.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8.04万元/吨,周环比持平。本周N型仅有3家企业签订少量订单,P型仅有2家企业签订少量订单,成交量相对清淡,上下游再次开始博弈。
本周硅料市场上N型价格略有上涨,P型价格持稳,高低价无变化。原因如下:第一,一些企业仍在交付前期订单,部分企业逐步开始洽谈10月订单,市场活跃度不高,尚处于博弈僵持阶段。第二,近期硅片价格出现分化,电池开始降价,组件厂商有所减产。尽管下游拉晶企业维持高位满开,对硅料的需求较为旺盛,但接受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能力有所减弱,对后市相对悲观。
截至本周,国内硅料生产企业合计15家(包含新建投产企业一家),其中一家停产技改,一家企业出现意外事故。总体来看,硅料供应仍不及当前市场需求,硅料价格有上涨的利好因素;但下游产品的价格开始下降,拉晶企业采购硅料态度谨慎等不利因素制约了硅料价格进一步上涨,故推测上下游博弈,短期内价格走势以持稳为主。
机构观点
东海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光伏银浆是电池片的核心辅材。光伏银浆作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电极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对应的电极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光伏银浆生产模式以定制化为主,前期下游客户一般会对银浆生产企业进行多维度、长周期的考量和认证,后期需要根据下游技术迭代不断调整配方、优化产品,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电池片生产企业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生产工艺,因此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光伏需求叠加N型放量,银浆需求稳步提升。1)碳中和目标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GW,同比增长35.3%,根据CPIA预测,年全球新增装机在-GW,光伏制造端电池片规模将随之呈现扩大态势。2)P型电池技术瓶颈显现,N型电池取代P型节奏加快,而N型电池相较于P型对银浆的单耗更大,其市场份额的提升将推动光伏银浆需求稳步增长。根据CPIA预测,到年TOPCon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5%,对应TOPCon电池银浆的市场需求有望达到-吨左右。综合来看,光伏装机需求高速增长与电池片产品结构性变化的双轮驱动之下,光伏银浆需求有望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年我国光伏银浆主要技术路线的需求量有望达到吨,-年复合增速约为25.79%。
银粉及银浆国产替代加速,助力N型产业化进程。1)银粉方面,背面银浆用片状银粉已实现国产化并大规模生产,国产正面用球形银粉正不断缩小与进口银粉间的差距,年银浆厂商进口银粉比例实现大幅度下降。2)银浆方面,背银已全面实现国产化,正银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在P型电池领域,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三家厂商合计销售正面银浆数量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其中,聚和材料的正面银浆销量达吨,位居全球第一。在N型电池领域,年TOPCon电池正面银浆国产率达85%左右,HJT电池用低温浆料中苏州晶银市占率在50%以上。随着银粉及银浆国产化比例大幅提升,N型电池金属化价格优势逐渐显现。
技术端与材料端并行,N型电池降本多路径推进。技术端,MBB、SMBB、0BB以及激光转印等新型技术助力银浆单耗量下降。材料端,银包铜、电镀铜等技术通过金属铜替代金属银的方式减少银粉耗量,目前多家厂商的银包铜浆料已通过下游客户可靠性认证和测试,其中苏州固锝成为业内首家批量供货的公司。现阶段银包铜浆料中银含量一般为40-50%,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综合来看,上游银粉及银浆单耗下行,两者共同推动N型电池成本下降,加快N型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带动银浆产能快速释放。
投资建议: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叠加N型电池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需求端驱动光伏银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N型电池在多路径降本的推动之下放量趋势明确,原材料银粉及银浆国产替代程度加深。银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行业毛利趋于稳定,市场格局逐步稳固,看好兼具研发优势与资金优势的龙头厂商,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