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电机

小麦精播高产有哪些特点它们的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6 12:54:22   
刘军连治疗hpv https://m.39.net/disease/a_9396014.html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及其同事们研究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由于该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小麦中产变高产过程中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突破了冬小麦单产每亩公斤左右徘徊不前的局面,使单产提高到公斤克以上。因此,对我国生态区的小麦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麦精播高产的特点和栽培技术。一、小麦精播高产的特点(1)什么是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所谓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降低基本苗、培育壮苗、充分依靠分蘖成穗构成合理群体为核心的一整套高产、稳产、低消耗的栽培技术体系。(2)该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个体健壮、群体动态结构合理、中后期绿色器官衰老缓慢、光合效率高、肥水消耗少。(3)基本内容是:在麦田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选择增产潜力大、分蘖、成穗率均较高的良种,逐步降低基本苗至每亩6万~12万(生产中一般7~10万);通过提高整地及播种质量,培育壮苗;通过扩大行距和促控相结合的肥水等技术措施,保证群体始终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改善拔节后群体内光照和通风条件、充分个体的增产潜力。使株根系发达、个体健壮、穗大粒多、高产不倒。(4)精播高产栽培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一方面是降低基本苗,防止群体过大,建立合理群体动态结构;一方面培育壮苗,促进个体发育健壮,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一整套与上述原则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培肥地力,提高整地质量,选用适宜的良种,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实行机播,控制基本苗数量及其分布均匀度,适期播种,调节行距以及运用肥水、划锄、深耘锄等措施,以调节群体大小与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健壮,达到有足够的穗数、穗大、粒多、粒饱,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效益高的目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其栽培技术要点。二、培肥地力实行精播高产栽培,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实践证明,凡是小麦生产水平达到每平方米产量千克以上的地块,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一般达到下列指标:有机质1.22%±0.14%、全氮0.08%±0.%、水解氮47.5±14毫克/千克、速效磷29.8±14.9毫克/千克,速效钾91±25毫克/千克。这样的地块实行精播,均可获得每平方米~千克小麦产量。三、选用良种试验证明,不同品种实行精播的配套技术与增产效果是不相同的。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大穗大粒、株型紧湊、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早熟,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好的良种,有利于精播高产栽培。四、培育壮苗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动态结构是精播栽培技术的基本环节。培育壮菌,促进个体健壮,除控制基本苗数外,还要采用以下措施(1)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磷肥,氮、磷、钾肥配合。分层施肥,以不断培肥地力,满足小麦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千克,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7~8千克和氧化钾5~6千克作底肥。当土壤0~20厘米土层内速效磷含量在5~10毫克/千克以下时,植株对当季施用的磷肥利用率较高。底施磷肥和拔节以前追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但在同样施磷量条件下,追施效果不如底施效果,晚追不如早追。在土壤缺磷,没有施底磷肥的或缺磷肥不足的情况下,应尽早追施磷肥,最好在冬前追施,或返青期追施,并以氮、磷混合追施,氮磷比例以1:1~1.5为宜。对缺乏锌、钼、锰、硼等微量元素的土壤,应根据缺素情况,在底肥中适当施用缺少的微肥。(2)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作层,破除犁底层,加深活土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促进根系发育。(3)坚持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在保墒或造墒的基础上,选用粒大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良种。实行机播,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适当浅播,播种深度3~5厘米,行距23~30厘米,等行距或大小行播种,确保播种质量。(4)适期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争取早播。一般适宜的播种期应定在日平均气温16~18℃,要求从播种到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为宜。(5)播种量适宜:播种量应该是以保证实现一定数量的每平方米基本苗数、冬前分蘖数、年后最大分蘖数以及穗数为原则。精播的播种量要求实现的基本苗数每平方米为6万~12万。冬前每平方米总分蘖数(包括主茎)为穗数的1.2~1.5倍。成穗数要求,按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中穗型品种每平方米多在40万穗左右,范围35万~45万穗,多穗型品种,穗数可达50万穗左右。五、合理的群体结构精播的合理群体结构动态指标是每平方米基本苗6万~12万,冬前总分蘖数50万~60万,年后最大总分蘖数(包括主茎)60万~70万,最大不超过80万,成穗40万左右,不超过45万穗,多穗型品种可达50万穗左右。叶面积系数冬前1左右,起身期2.5~3,挑旗期6~7,开花、灌浆期4~5。欲创建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除上述培育壮苗措施之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间苗、疏苗、移栽补苗: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较差的,麦苗分布不够均匀,疙瘩苗较多,必须十分重视在植株开始分蘖前后,进行间苗、疏苗、匀苗,以培育壮苗这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2)控制多余分蘖:为了调节群体,防止群体过大,必须控制多余的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蘗,促进个体健壮,根系发达。精播麦田,当冬前总分蘖数达到预期指标后,即可进行深耘锄。方法是用三齿耘锄,摘去两边二齿,中间一齿可换成较小的铲头,于麦行中间深耘,依据群体大小和麦苗长相长势,可采用每行深耘或隔行深耘,耘的深度在10厘米左右,不得太浅,太浅了易翻苗严重。耘后搂平、压实或浇水,防止透风冻害。也可使用壮丰安等进行化控。返青后如群体过大、冬前没有进行过深耕锄的,也可进行深耘锄,以控制过多分蘖增生,促进个体健壮。深耘锄对植株根系有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对植株地上部分有先控后促的作用。控制新生分蘖形成和中小蘖的生长,促使早日衰亡,可以防止群体过大,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有利大蘖生长发育,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增产显著。(3)重施起身或找节肥水:精播麦田,一般冬前、返青不追肥,而重施起身或拔节肥,麦田群体适中或偏小的重施起身肥水,群体偏大,重施拔节肥水。追肥以氮肥为主,每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左右,开沟追施。如有缺磷,钾的,也要配合追施磷、钾肥。这次肥水,能促进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是一次关键的肥水。早春返青期间主要是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不浇返青水,于起身或拔节期追肥后浇水,浇水后要及时划锄保墒。要重视挑旗水,浇好扬花和灌浆水。研究证明,在精播条件下,从挑旗到扬花,1米深土层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75%,子粒形成期间60%~70%,灌浆期50%一60%,成熟期间降到40%~50%,这是精播高产栽培小麦拔节以后高效、低耗的水分管理指标。在上述指标范围内,气温高、日照充足、大气湿度小,应取高限,反之,则取低限。六、预防和消灭病虫及杂草危害在精播高产栽培条件下,小麦植株个体比较健壮,有一定程度的抗病能力,但仍须十分注意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各地常年易发病虫害,做好病虫测报,及时准确地进行防治,保证小麦生育期间无病、虫、草害发生。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现状,某些地区由于条件(如土壤肥力、肥水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实行精播的,可采用“半精播”栽培技术。主要是适当提高基本苗,每平方米为13万~16万,其他方法可参考精播栽培技术,在管理上要特别重视防止群体过大,既要保证单位面积穗数,又要促进个体健壮。要十分重视培养地力,改善生产条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精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5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