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电机 >> 能电机发展 >>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操作指南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操作指南
1在线监测功能
在电池组处于放电、均充、浮充状态下对电池进行监测并保存过程测试数据,当时间到后仪器自动停止监测,也可人为停止监测。
1.1测试准备
接线:接线应先接仪器的连线,后接与电池的连线。
1.2参数设置
开机进入主界面,选择“”—“”进入在线监测设置界面:
图3.1.2在线监测参数设置界面
按界面提示输入设置参数,若参数设置错误,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提示:参数设置不合理。
机房编号:-
电池组号:01-99
电池组数:电池组数1组
整组类型:根据电池组电压选择。(多种电压类型的测试仪器,必须严格按电池组选择)
单体类型:单节电池标称电压。
每组节数:需要监测的电池组电池节数。(电池组数x每组节数不能大于节)
标称容量:单节电池的标称容量。
单体排序:负极开始和正极开始;只是针对显示记录数据,与单体采集接线无关,单体采集接线必须按照单体电压接线说明正确连接!以下相同。
监测时长:时:分;最小1分钟;最大99小时59分。
整组电压上限:电池组上限报警参数。
整组电压下限:电池组下限报警参数。
单体电压上限:单体电压上限报警参数。
单体电压下限:单体电压下限报警参数。
设置完成并确认接线正确后,按确定进入在线监测。
图3.1.2启动测试
1.3测试界面
图3.1.3正在监测数据界面
达到报警条件的数据,将显示为红色。
查看设置信息:测试中可修改报警条件。
查看单体信息:显示电池组每节电池电压,显示电池组电压柱状图。(详见3.1.4)
静音:若达到报警条件,测试仪显示报警原因,并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按此键可关闭报警。
退出:停止监测
1.4单体数据信息
图3.1.4单体电压数据
显示蓝色数据为最大值,红色数据为最小值。
柱状图:电池组图形方式显示
存在多组电池组,通过上一组、下一组选择。
每页显示24节数据,查看其它节电池,通过上一页、下一页选择。
返回:返回测试主界面
图3.1.4-1单体电压柱状图
查看某节电池电压,点击柱状图选择,当前值处显示。
3.1.5停止监测
图3.1.5点击“是”将停止监测。
图3.15-1终止监测
测试完毕;查看测试数据详见章节3.7介绍
关闭测试仪电源,拆除接线,拆线时应先拆与电池的连线,后拆与仪器的连线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放电实验功能
在离线状态下或在线状态下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或将仪器与用户设备按照接线示意图并接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按设置参数进行并保存过程测试数据,当达到任一终止条件后仪器自动终止放电,也可人为终止放电。
3.2.1测前准备
接线应先接与仪器的连线,后接与充电机和电池的连线。
3.2.2参数设置
开机进入主界面,选择“”—“”进入放电参数设置界面
图3.2.2放电参数设置界面
按界面提示输入设置参数,若参数设置错误,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提示:参数设置不合理。
机房编号:-
电池组号:01-99
电池组数:电池组数1组
整组类型:根据电池组电压选择。(多种电压类型的测试仪器,必须严格选择)
单体类型:单节电池标称电压。
每组节数:需要监测的电池组电池节数。(电池组数x每组节数不能大于节)
标称容量:单节电池的标称容量。
单体排序:负极开始和正极开始;只是针对显示记录数据,与单体采集接线无关,单体采集接线必须按照单体电压接线说明正确连接!以下相同。
放电方式:
恒流:应不大于仪器的电流规格值,超出,仪器提示。
恒功率:48V:设定功率最大值=(整组类型*1.2*最大放电电流/)KW
放电小时率:0.5-10小时可选择。
整组电压下限:若用户放电时不需要监测整组电压,只需将终止条件中的整组电压设为0既可。
单体电压下限:若用户放电时不需要监测单体电压,只需将终止条件中的单体电压下限设为0既可。
单体电压到节数:单体电压下限到节数,采取“终止”方式有效。“报警”只有有1节满足就会报警。
放电时长:时:分;最小1分钟;最大99小时59分。
设置完成并确认接线正确后,合上充放电开关,按确定进入放电测试。
图3.2.2-1点击“是”启动放电
3.2.3测试界面
图3.2.3正在放电界面
达到报警终止条件的数据,将显示为红色。
查看设置信息:测试中可修改报警终止条件。
查看单体信息:显示电池组每节电池电压,显示电池组电压柱状图。(详见3.2.4)
静音:若达到报警条件,测试仪显示报警原因,并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按此键可关闭报警。
退出:停止放电
3.2.4单体数据信息
图3.2.4单体电压数据
显示蓝色数据为最大值,红色数据为最小值。
柱状图:电池组图形方式显示。
存在多组电池组,通过上一组、下一组选择。
每页显示24节数据,查看其它节电池,通过上一页、下一页选择。
返回:返回测试主界面
图3.2.4-1单体电压柱状图
查看某节电池电压,点击柱状图选择,当前值处显示。
3.2.5停止放电
人为终止或达到终止条件后,测试仪停止放电,进行散热,此时禁止关闭仪器电源,以免造成仪器损坏!散热结束后,显示测试结果。
图3.2.5终止条件界面
测试完毕;查看测试数据详见章节3.7介绍
关闭充放电开关,关闭测试仪电源,拆除接线,拆线时应先拆与电池的连线,后拆与仪器的连线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充电实验
3.3.1测试准备
测试前接线时应按照“先仪器,后设备”顺序进行接线,即:先接仪器端的连线,后接电池和充电机端的连线。
测试完毕,用户拆线时应按“先电池,后设备”的顺序进行拆线,即:先拆电池和充电机端的连线,后拆仪器端的连线。
首先把蓄电池组的正极和充电机的连线断开,然后把充放电电缆按“H”(红色)“M”(红色)“L”(黑色)将仪器对应的正、负极与充电机正极和电池组正、负极并接。
连接仪器V电源线
注意:保护地线应可靠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
请用户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注意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
注意:充电电缆严禁反接!否则会损坏设备!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充电监测仪开始工作。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参数设置
开机进入主界面,选择“”—“”进入充电参数设置界面
图3.3.2充电参数设置界面
按界面提示输入设置参数,若参数设置错误,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提示:参数设置不合理。
机房编号:-
电池组号:01-99
电池组数:电池组数1组
整组类型:根据电池组电压选择。(多种电压类型的测试仪器,必须严格按电池组选择)
单体类型:单节电池标称电压。
每组节数:需要监测的电池组电池节数。(电池组数x每组节数不能大于节)
标称容量:单节电池的标称容量。
单体排序:负极开始和正极开始;只是针对显示记录数据,与单体采集接线无关,单体采集接线必须按照单体电压接线说明正确连接!以下相同。
均充电压:设置可根据单体电池提供的均充电压x单体电池节数设定。
浮充电压:设置可根据单体电池提供的浮充电压x单体电池节数设定。
充电电流:充电电流最小值大于仪器最大充电电流x5%,这个值有效。
浮充转换值:当充电电流小于设定的充电电流x浮充转换值,充电转为浮充状态。
短接使能:选择“允许”时,仪表能按设定电流值限流;选择“禁止”时,仪表不能限流;
短接电压:默认为最小值1V,越小越安全。
单体电压上限:若用户充电时不需要监测单体电压,只需将此参数设为0既可。
单体电压到:报警和终止两种选择。
充电时长:最小1分钟;最大99小时59分。
设置完成并确认接线正确后,按确定进入开始充电。
图3.3.2-1启动充电界面
图3.3.2-2提示:单体模块通信异常
请检查单体模块指示灯是否正常。
如果不接单体模块请将单体电压上限设为0。
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测试仪开始测试
图3.3.3充电中界面
达到报警条件的数据,将显示为红色。
查看设置信息:测试中可修改报警条件。
查看单体信息:显示电池组每节电池电压,显示电池组电压柱状图。(详见3.3.4)
静音:若达到报警条件,测试仪显示报警原因,并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按此键可关闭报警。
退出:停止充电。
3.3.4单体信息
图3.3.4单体电压数据
显示蓝色数据为最大值,红色数据为最小值。
柱状图:电池组图形方式显示
存在多组电池组,通过上一组、下一组选择。
每页显示24节数据,查看其它节电池,通过上一页、下一页选择。
返回:返回测试主界面
图3.3.4-1单体电压柱状图
查看某节电池电压,点击柱状图选择,当前值处显示。
3.3.5停止充电
当充电时间到或充入容量到或异常终止或人为终止时,仪器都将终止并显示在终止画面。
图3.3.5点击退出界面
图3.3.5-1停止充电界面
测试完毕;查看测试数据详见章节3.7介绍
关闭放电开关,关闭测试仪电源,拆除接线,拆线时应先拆与电池的连线,后拆与仪器的连线
3.4放充实验功能
放充功能综合放电功能与充电功能一体,放充过程自动切换完成。
3.4.1测试准备
仪器的连接分别参考放电功能、充电功能接线方式,全部接好后在工作。
3.4.2参数设置
开机进入主界面,选择“”—“”进入放充电参数设置界面
图3.4.2参数设置界面
按界面提示输入设置参数,若参数设置错误,发出“笛.笛.笛.”的提示音,提示:参数设置不合理。
机房编号:-
电池组号:01-99
电池组数:电池组数1组
整组类型:根据电池组电压选择。(多种电压类型的测试仪器,必须严格选择)
单体类型:单节电池标称电压。
每组节数:需要监测的电池组电池节数。(电池组数x每组节数不能大于节)
标称容量:单节电池的标称容量。
单体排序:负极开始和正极开始;只是针对显示记录数据,与单体采集接线无关,单体采集接线必须按照单体电压接线说明正确连接!以下相同。
循环次数:最多5次,用于整组电池活化功能。
放电方式:
恒流:应不大于仪器的电流规格值,超出,仪器提示
恒功率:48V:设定功率最大值=(整组类型*1.2*最大放电电流/)KW
放电小时率:0.5-10小时可选择。
整组电压:若用户放电时不需要监测整组电压,只需将终止条件中的整组电压设为0既可。
单体下限:若用户放电时不需要监测单体电压,只需将终止条件中的单体电压下限设为0既可。
单体到响应:单体电压下限到节数,采取“终止”方式有效。“报警”只有有1节满足就会报警。
放电时长:时:分;最小1分钟;最大99小时59分。
均充电压:设置可根据单体电池提供的均充电压x单体电池节数设定。
浮充电压:设置可根据单体电池提供的浮充电压x单体电池节数设定。
充电电流:充电电流最小值大于仪器最大充电电流x5%,这个值有效。
浮充转换值:当充电电流小于设定的充电电流x浮充转换值,充电转为浮充状态。
短接使能:选择“允许”时,仪表能按设定电流值限流;选择“禁止”时,仪表不能限流;
短接电压:默认为最小值1V,越小越安全。
单体上限:若用户充电时不需要监测单体电压,只需将此参数设为0既可。
充电时长:最小1分钟;最大99小时59分。
设置完成并确认接线正确后,合上放电开关,充电电源,按确定进入放充电测试。
3.4.3开始测试
开始启动后,首先仪器工作在放电状态;
放电结束后,并延时放电转充电时间后自动进入充电测试阶段。
图3.4.3放电转充电界面
充电测试,详见章节3.3.3.
3.4.4单体信息(详见章节3.3.4)
3.4.4停止放充
停止界面,显示的是最后充电结束的界面。查看放充电过程数据详见章节3.7
拆线时应先拆与设备的连线,后拆与仪器的连线
3.5充电短接功能
电池组在在线状态下充电测试。
3.5.1测试准备
测试前连接仪器与设备的连线,参考放电功能接线。
3.5.2参数设置
主界面,选择“”—“”进入容量快测参数设置界面
图3.5.2充电短接参数设置界面
当仪表检测到压差小于1V时,按“是”启动短接。
3.5.3关闭短接
图3.5.3关闭短接界面
需要关闭短接时,点击“是”。
3.6测试模板功能
仪器每种测试功能提供10组测试参数模板,参数可自定义。
3.7数据管理功能
数据存储有两种存储方式: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
主界面,“
”进入,在线监测、放电试验、充电试验、容量评估点击相对应的图标进入,查看数据。
注意:放充电试验数据使用内部存储时,放电部分数据存在放电试验里面,充电部分数据存在充电试验里面。
3.7.1采用内部存储方式:
使用内部存储,测量时最小存储数据间隔1分钟,仪器根据测试时长分配存储时间。
内部存储数据,通过上位机分析,需要通过SD卡导出
内部存储数据最多5-10组数据。
图3.7.1内部存储数据界面
导出:先选择某条记录后,点击”导出“,当前记录导出到SD卡。
全部导出:当前所有记录全部导出到SD卡。
删除:先选择某条记录,点击删除,删除当前记录。
全部删除:点击后,删除所有记录。
查看:先选择某条记录后,点击“查看“,查看电池组每节电池详细数据。
3.7.2采用外部存储(SD卡)方式:
使用外部存储,存储数据间隔可设置,最小存储数据时间5秒。
外部存储,通过上位机分析,无需导出,直接通过读卡器连接电脑。
外部存储,存储数据最大组。
文件名命名规则:功能代码-机房编号-电池组号-测试日期时间。
功能代码:
J:在线监测数据J-01-.CFJ
F:放电数据F-01-.CFJ
C:充电数据C-01-.CFJ
A:放充测试F放电数据A-0F-.CFJ
A:放充测试C充电数据A-0C-.CFJ
图3.7.2放电试验数据界面(其他功能,界面一致)
每页显示9条记录,通过“上一页“”下一页“翻页查看
全部删除:点击后,删除所有记录。
删除:先选择某条记录,点击删除,删除当前记录。
查看信息:先选择某条记录后,点击“查看信息“,查看详细数据。
3.7.3查看信息
图3.7.3测试结束界面
测试小于1分钟,将无法查看曲线。
数据趋势图:查看整组电压、单体电压测试时间内的曲线。
3.7.4数据趋势图
图3.7.4整组电压曲线界面
查看某一时间数据,可直接点击图形区域,光标直接显示时间、电压值。
查看单体曲线,点击“类型选择”进入。
图3.7.4-1单体电压曲线界面
查看某节电池时间数据,点击“参考曲线”,输入电池节号。点击图形区域,光标直接显示时间、电压值。
其他节电池曲线通过“下一页”“上一页”翻看。
将不同节电池放在一起,曲线比较,点击第几节位置,添加电池节号即可。
3.8时间设置
主界面,“”—“”进入时间设置界面
图3.8时间日期设置界面
设置完成后,确定生效。
3.9触摸屏校准
主界面,“”—“”进入触摸屏校准界面
图3.9触摸屏校准
点击“是“,触摸屏校准采用五点方式,按顺序点击十字,完成后自动返回,如果校准错误,触摸屏不灵,可通过按键移动进入触摸屏重新校准。
3.10单体模块维护
主界面“”—“”—“”进入单体模块界面
图3.10单体模块地址设置
维护单体模块时,主机只能接1个单体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