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电机

机器人产业卡脖子情况解决如何核心零部件国

发布时间:2022/9/15 16:50:22   

机器人的大脑,负责规划机器人运动方式,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的控制器;

机器人的核心,工业机器人的动力系统,负责机器人运动的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

机器人的工艺,决定工业机器人精度和负载,连接动力源与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减速器;

近年来,以传统制造业为中心,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股“人机协作”狂潮。“机器人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同时也正在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中国对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表现出高度重视。虽然近几年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推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但是与国外机器人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国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系列“卡脖子”难题。

如今,机器人“卡脖子”难题的解决进展如何?

▍关键卡脖子,成产业发展拦路虎

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三者不仅是机器人最核心的三大零部件,同时也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壁垒所在,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品牌与外资品牌性能差异的关键。

当然,技术壁垒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期一些国内零部件行业面临的客观问题无法忽略。

首先,是在起步时间方面的落后。就工业机器人产业而言,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落后于国外至少十年时间。而若是细化到关键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仅在起步时间上,中国便至少落后于国外六十年。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追赶甚至是超越国外,核心零部件行业发展任务艰巨。

其次,是在技术性能上的差距。三大核心零部件的主要难点在于基础工业和工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产谐波减速器在齿形、材料、加工、热处理技术等方面跟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只有不断从理论层面到制造层面进行正向研发创新,才有可能以最快速度追赶国外品牌。

最后,是在成本控制、营收规模上的落后。由于国内公司在技术、工艺积累上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已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这便导致国内外核心零部件企业一方面在营收规模上形成巨大差距,另一方面在生产规模和成本控制上具有落差。

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三大核心零部件不仅直接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精度、稳定性、负荷能力等重要指标,更关乎机器人企业的企业形象、产品品质。

因此,三大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落后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三大零部件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由于其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中国尚无企业实现突破,国外某些零部件供应商对中国市场采取价格歧视政策,而国际机器人巨头企业或是拥有强大的核心零部件自产能力,或是和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以远远低于国内企业的采购价格购买到核心零部件。

以减速器为例,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在4年前,某RV减速器名厂向库卡、ABB等机器人四大家族销售均价为元左右,对中国厂商的销售均价却为元左右,售价整整翻了一倍。

这便导致国内机器人企业,尤其是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强大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面前毫无议价能力,只能被迫接受国际巨头的价格歧视政策,压缩盈利空间,用更高生产成本去与国外企业机器人产品进行市场竞争,这也就进而压制了本就起步较晚不占优势的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

核心零部件无疑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国产机器人品牌若想崛起,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将是必须要迈过的坎。如今,这些卡脖子的瓶颈,已经逐渐被中国企业攻克。

▍行业暴利,引国产企业争先尝试

与高技术壁垒相匹配的必然是高利润,在工业机器人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中,上游核心零部件是业内默认毛利率最高的一环;正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成本占比。

早些年由于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歧视政策,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分别占总成本的35%、20%、15%,合计占总成本的70%。

此外,由于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等多个领域需求明确,上游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呈现出稳定且广阔的市场。

一些数据也证实了这种市场增长的可能性,例如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测算,我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9.1%,年有望达16.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4.1%,年将有望达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仅中国控制器与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市场规模便高达上百亿。若放眼全球来看,其市场规模将更上一层。

核心零部件业务的高收益与业务持续性毫无疑问吸引了一批中国厂商涌入。

客观而言,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歧视策略,也给予了国产零部件厂商以生存空间,更给予了起步阶段的国产厂商以合理盈利空间。国产零部件厂商能够赚取到利润,并持续投入到相关技术研发,拉近国内外技术上的差距,而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国产厂商市场份额;更大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和更多的研发投入,这样的正反馈机制助力国内核心零部件行业不断突破。

同时,国外零部件供应商这一策略导致的中国机器人行业痛点,也引发了国家层面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724.html

------分隔线----------------------------